消防资源网,实时消防资讯·消防问答·精选优秀消防专题

对九小场所关于消防设施的要求有没有呢?

1、疏散指示标志,应急照明灯具,从场所面积,高度,层数等方面有无固定要求?

2、九小场所对灭火器设置有无要求?

3、从实际情况出发如何有效降低九小场所的火灾隐患?

小小月 | 2025-07-23 01:53
请写下您的回答回答

回答 | 1

牛丫头消防课堂 2025-07-23 13:48 10 [回复]举报

九小场所消防设施配置需要根据九小场所的具体功能具体分析,主要参照《建筑防火通用规范》 GB55037-2022和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 GB50016-2014(2018年版)。

“九小场所” 虽规模不大,却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,包括小型商场、餐饮场所、旅馆、网吧等。这些场所因空间紧凑、人员流动大、消防条件薄弱,一旦发生火灾,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。从实际情况出发,降低九小场所火灾隐患,需聚焦 “短板”、精准施策,从设施、管理、习惯等多维度筑牢安全防线。​

一、补齐消防设施 “基础课”,让 “救命装备” 随时能用​ 九小场所火灾隐患的首要短板往往是消防设施缺失或失效。很多场所为节省成本,未配置基本灭火器材,或灭火器过期、消火栓无水,关键时刻 “掉链子”。​ 标配实用器材:根据场所面积和性质,按规定配备灭火器(如 4 公斤 ABC 干粉灭火器,每 50 平方米至少 1 具)、应急照明灯、疏散指示标志。餐饮场所需额外配备灭火毯(应对油锅起火),网吧、旅馆等人员密集场所应在疏散通道设置简易喷淋或独立烟感报警器(成本低、安装方便,能快速预警初期火灾)。​ 定期检查维护:每月由场所负责人牵头检查一次消防器材,确保灭火器压力正常、喷嘴无堵塞,应急灯断电后能持续照明 30 分钟以上,疏散指示标志清晰无破损。消火栓要保证水压充足,冬季需做好防冻措施,避免管道冻裂。​ 打通 “生命通道”:严禁在疏散通道、安全出口堆放杂物(如餐饮场所的食材、旅馆的行李),或安装卷帘门、铁栅栏等阻碍逃生的设施。疏散门应向外开启,宽度不小于 0.9 米,确保人员能快速撤离。​

二、管好电气 “风险源”,从源头切断起火诱因​ 电气故障是九小场所火灾的 “头号杀手”—— 私拉乱接电线、线路老化、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等行为,极易引发短路或过载起火。​ 规范电气安装与改造:电气线路铺设必须穿管保护(金属管或阻燃塑料管),严禁直接敷设在可燃物(如木质天花板、易燃墙面)上。新增电器(如空调、电暖器)需由专业电工接线,避免 “一线多接”“超负荷用电”。​ 定期排查电气隐患:每季度请电工检查线路绝缘层是否老化、破损,插座是否松动、发烫。餐饮场所的冷藏柜、消毒柜等设备,要避免线路被油污侵蚀;网吧的电脑主机、插线板要远离地毯、窗帘等可燃物,每日下班前关闭总电源。​ 严控 “高危电器” 使用:小型旅馆、出租屋严禁使用 “热得快”“电炉子” 等大功率电器;餐饮场所的电炸锅、电烤箱等设备,需与可燃物保持 1 米以上距离,使用时有人看管,用完及时断电。

​ 三、抓牢人员 “责任链”,让安全意识融入日常​ 九小场所员工流动性大、安全意识薄弱,往往是火灾防控的 “软肋”。必须通过 “定人、定责、培训”,让每个人都成为防火 “哨兵”。​ 明确负责人主体责任:场所经营者或负责人为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,签订《消防安全承诺书》,张贴在显眼位置。每日班前、班后检查消防安全(如关闭不必要电源、清理易燃杂物),夜间营业的场所(如网吧、KTV)需安排专人每 2 小时巡查一次。​ 开展 “实战化” 培训:每月组织员工进行 1 次消防培训,重点教 “两招”:一是灭火器使用(提、拔、握、压)和灭火毯覆盖油锅的操作,二是火灾发生时如何引导顾客疏散(优先疏散老人、小孩,低姿捂口鼻沿疏散指示标志逃生)。新员工上岗前必须培训合格,避免 “一问三不知”。​ 杜绝 “违规住人” 硬伤:小型旅馆、餐饮场所的夹层、阁楼等区域,严禁违规住人或设置员工宿舍(与营业区未做防火分隔时,火灾时易形成 “烟囱效应”)。确需住人的,必须用防火墙、防火门与营业区隔开,且配备独立烟感和逃生梯。

关闭

关闭

手机APP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