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防资源网,实时消防资讯·消防问答·精选优秀消防专题
当前位置:消防专题 > 消防问答 >

查 找 检 索 规 范 手机阅读 评 论 登 录 下载

 

误区及争议-敞开楼梯间,22问!

发布时间:2024-12-18 11:34消防资源网 进入公众号阅读 举报
消防设计、审核验收、施工检测,欢迎加盟《消防资源网》技术精英群→点击加盟!

石峥嵘:貌似简单的敞开楼梯间,存在诸多误区及争议!

本文共计22个要点,部分如下:

1 敞开楼梯间定义、判断标准;

2 敞开楼梯和敞开楼梯间区别;

3 敞开楼梯间是否需要每层通风采光;

4 敞开式外廊的敞开楼梯间;

5 敞开楼梯间是否需要设置挡烟垂壁;

6 敞开楼梯间对疏散距离的影响;

7 敞开楼梯间的疏散距离计算(起点争议);

8 敞开楼梯间与相邻房间开口间距;

9 敞开楼梯间隔墙耐火极限。

    分述如下:

 

    相关专题:

疏散楼梯间、疏散楼梯-主要形式及应用!

释惑:疏散楼梯、疏散楼梯间、前室-49问!

疏散楼梯间-直通室外的五种形式!

敞开楼梯间-是否需要设置挡烟垂壁?

敞开楼梯间的疏散距离-是否需要延伸至楼梯踏步?

敞开楼梯间-是否需要每层设置通风采光窗?

          

问题1:疏散楼梯有几种形式?主要区别?应用场所?   

    疏散楼梯的形式,是指疏散楼梯的设置形式,主要包括敞开楼梯间、封闭楼梯间、防烟楼梯间和室外楼梯。在一些特定场所中,也允许采用金属梯、金属竖向梯等作为疏散设施。列表如下:

图片

    各类楼梯间的主要区别及应用场所,参专题:疏散楼梯间、疏散楼梯-主要形式及应用!

问题2:何谓敞开楼梯间?

    现行规范并无敞开楼梯间的明确定义,依国家规范管理组文件(公津建字【2007】92号)要求,敞开楼梯间是由墙体等围护构件构成的无封闭防烟功能,三面有墙围护,面向走道一侧敞开的楼梯间【图示1】。

    敞开楼梯间主要适用于防火等级要求不高的多层建筑。

图片

【图示1】敞开楼梯间示意图

问题3:怎样判断某个楼梯是否属于敞开楼梯间?

    (1)依国家规范管理组文件(公津建字【2007】92号)要求,敞开楼梯间是由墙体等围护构件构成的无封闭防烟功能,三面有墙围护,面向走道一侧敞开的楼梯间。

    (2)实际应用中,建议同时考虑开口尺寸因素,通常情况下,我们认为,敞开楼梯间对疏散走道的开口尺寸,不应大于楼梯间周长的1/4。示例:【图示2】中,L1不应大于(2L1+2L2)/4。

图片

【图示2】敞开楼梯间尺寸示意图

    【图示3】中,L1>(2L1+2L2)/4,不能作为敞开楼梯间。确有需要,可以适当收窄开口宽度,确保L1≤(2L1+2L2)/4,以满足敞开楼梯间要求,具体做法,参见【图示4】,【图示4】中,L3≤(2L1+2L2)/4,可视为敞开楼梯间。

图片

【图示3】当楼梯间L1>(2L1+2L2)/4时,不能作为敞开楼梯间

图片

【图示4】当L3≤(2L1+2L2)/4时,可作为敞开楼梯间

    注:图示仅供参考示意,实际应用中,这种情形较多出现在其他形式楼梯(比如双跑楼梯等)中,具体处置方式相同。

问题4:敞开楼梯和敞开楼梯间有什么区别?敞开楼梯可否作为疏散楼梯?

    (1)敞开楼梯。

    对于直接对室内开放,没有形成围合空间的楼梯,称为敞开楼梯。敞开楼梯不能抵御烟火侵袭,室内敞开楼梯不能作为竖向疏散的安全空间【图示5】。

    另外,不满足“问题3”要求的楼梯间(楼梯间对疏散走道的开口尺寸大于楼梯间周长的1/4),也应视为敞开楼梯【图示3】。

图片

【图示5】敞开楼梯示意图

    (2)敞开楼梯间。

    敞开楼梯间是具有一定围护结构的敞开楼梯,是指一面敞开,三面为实体围护结构的疏散楼梯间【图示1】,敞开楼梯间可以作为疏散楼梯使用。

    在防火上,敞开楼梯间是不安全的,可能成为烟、火向其它楼层蔓延的通道,仅应用于防火等级要求不高的场所。

    (3)有关敞开楼梯和敞开楼梯间的区别,详见专题:敞开楼梯间&敞开楼梯-判别原则,概念、功能及应用!

问题5:敞开楼梯间是否需要每层设置通风采光窗?

    敞开楼梯间需要每层设置通风采光窗【图示6】,主要原因如下:

    不同于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,敞开楼梯间直接对疏散走道开放,没有门和前室阻断,更容易受火灾烟气侵害,因此有必要每层设置通风窗,及时排除火灾烟气。另外,敞开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可以作为楼层的临时避难场所,通风采光窗可以作为应急救援口和逃生口。

图片

【图示6】敞开楼梯间需要每层设置通风采光窗

问题6:敞开楼梯间的通风采光窗,设置尺寸和高度有什么要求?

    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,并宜靠外墙设置,敞开楼梯间的外窗应开设在外墙上。

    (1)现行标准没有约定通风采光窗的具体尺寸和设置高度要求,考虑救援逃生需要,建议窗口净高度和净宽度均不小于1.0m。

    (2)考虑敞开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可作为临时避难区和救援平台,因此开窗高度不宜太高,且应方便直接手动开启。   

    注:确有困难需要设置在高处时,应在距地面高度为1.3m〜1.5m的位置设置手动开启装置。

问题7:敞开楼梯间通风采光窗的开窗面积及布置间距,可否参照《防排烟技术标准3.2.1确定?

    不可以。敞开楼梯间应每层设置通风采光窗,且应尽量采用较大的开口尺寸,参见“问题6”。

    一方面,《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》GB 51251—2017第3.2.1条的适应范围是自然通风方式的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,不包括敞开楼梯间。另一方面,敞开楼梯间直接对疏散走道开放,没有门或前室隔断,不具备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的防烟条件,更容易受火灾烟气危害,理应采取更加严格的通风措施,应每层设置通风采光窗,且应尽量采用较大的开口尺寸。

问题8:敞开楼梯间是否需要设置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系统?

    敞开楼梯间属于疏散楼梯间的一种形式,依据《建筑防火通用规范》GB 55037—2022第10.1.9条规定,疏散楼梯间应设置疏散照明。具体设置要求,可依据现行国家标准《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》GB 51309等标准执行。

问题9:与敞开式外廊相连的敞开楼梯间,可否利用外廊作为敞开楼梯间的自然通风窗?(敞开式外廊的敞开楼梯间是否需要设置通风采光窗?)

    敞开楼梯间应设置通风采光窗,不应借用走道进行通风采光。但考虑敞开式外廊具备更好的通风排烟条件,对敞开楼梯间的威胁较小,因此在特殊情况下,敞开楼梯间可利用外廊作为自然通风窗【图示7】。

    注:该观点存在一定争议。   

图片

【图示7】敞开楼梯间可利用敞开式外廊通风采光

问题10:与封闭式外廊相连的敞开楼梯间,可否在外廊对应楼梯间位置开窗(具体做法参【图示8】),作为敞开楼梯间的自然通风窗?

    (1)在“问题9”中,允许敞开式外廊作为敞开楼梯间的自然通风窗,是因为敞开外廊可以有效排除楼梯间烟气,更重要的是,敞开外廊具备更好的排烟条件,能减少外廊房间火灾对楼梯间的危害。

    (2)封闭式外廊类似于室内走道空间,改变了基本的烟热流通条件,对楼梯间的危害增加,即使有较大的开窗面积,也不能满足楼梯间自然通风要求。

    (3)敞开楼梯间具备明显的竖向烟仓效应,即使封闭式外廊开设窗户,外廊烟气也会更多的往敞开楼梯间扩散,直接危害疏散楼梯间安全。     

    (4)依上可知,封闭式外廊开窗的方式,不能作为敞开楼梯间的自然通风窗。   

图片
【图示8】敞开楼梯间不可以利用封闭式外廊通风采光

问题11:敞开楼梯间在疏散走道的开口,是否需要设置挡烟垂壁等挡烟设施?

    敞开楼梯间是否需要设置挡烟设施,原则如下:

    原则1:需要设置排烟设施的疏散走道,其敞开楼梯间部位应设置挡烟垂壁或其他挡烟设施。

    根据《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》GB 51251—2017规定,设置排烟系统的场所或部位,应采用挡烟垂壁、结构梁及隔墙等划分防烟分区,且防烟分区不允许跨楼层。依此,对于需要设置排烟设施的疏散走道,其敞开楼梯间部位应设置挡烟垂壁或其他挡烟设施【图示9】,以阻挡烟气向上层蔓延。

图片

【图示9】设置挡烟垂壁或其他挡烟设施的敞开楼梯间

    原则2:不需要设置排烟设施的疏散走道,可不设置挡烟设施。

    不需要设置排烟设施的疏散走道,或走道长度不超20m,或为敞开式外廊。对于走道长度不超20m的建筑,通常不会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,设置挡烟垂壁等设施有困难。对于敞开式外廊,外廊具备良好的排烟条件,也没必要在敞开楼梯间出口设置挡烟设施。

    注:挡烟垂壁分为固定式和自动式,楼梯间部位不方便设置固定式挡烟垂壁,而自动挡烟垂壁需要配套火灾报警联动控制系统,对于没有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建筑,较难以实施。

    具体设置要求,参专题:敞开楼梯间-是否需要设置挡烟垂壁?

问题12:设置敞开楼梯间的建筑,上下层是否需要叠加防火分区面积?

    对于规范允许采用敞开楼梯间的建筑,在计算防火分区时,敞开楼梯间可以不作为上下层相连通的开口考虑,可将敞开楼梯间视为不同楼层的有效防火分隔措施,不同的楼层仍可以划为独立的防火分区。

问题13:设置敞开楼梯间的建筑,不同楼层房间的上下开口是否需要满足窗间墙(窗槛墙)高度要求?

    对于规范允许采用敞开楼梯间的建筑,可将敞开楼梯间视为不同楼层的有效防火分隔措施。因此,虽然有敞开楼梯间连通,不同楼层房间的上下开口仍需要满足窗间墙(窗槛墙)高度要求。实际上,即使是同一防火分区的不同楼层,上、下楼层房间的开口之间也需要满足窗间墙(窗槛墙)高度要求。

    需要说明的是,楼梯间内部直接连通,同属于室内安全区域,楼梯间的上、下层之间可不考虑窗间墙(窗槛墙)高度要求。

    有关窗间墙(窗槛墙)的概念,可参专题:窗槛墙、窗间墙、防火挑檐、防护挑檐-区别及应用!

问题14:敞开楼梯间对疏散走道的疏散距离有什么影响?如疏散走道是敞开式外廊,怎样计算疏散距离?

    敞开楼梯间和敞开式外廊都会影响疏散走道的安全疏散距离。   

    (1)火灾烟气可能直接危及敞开楼梯间,影响人员疏散,与敞开楼梯间连通的疏散走道,安全疏散距离应予减少。

    (2)敞开式外廊的通风排烟、采光、降温等方面的情况较好,对安全疏散有利,敞开式外廊走道的疏散距离适当从宽。

    具体要求,参见专题:敞开楼梯间、敞开式外廊对安全疏散距离的影响,安全疏散距离的处置规则及争议!

问题15:在计算敞开楼梯间的疏散距离时,是否要计算至敞开楼梯间的楼梯踏步位置?

    疏散楼梯间可视为室内安全区域,允许从疏散楼梯间起算疏散距离,因此关键问题是怎样确定敞开楼梯间区域。

    (1)通常情况下,敞开楼梯间与封闭楼梯间类似,主要区别在于设置门与否,因此可以参照封闭楼梯间确定敞开楼梯间区域,在【图示10】中,绿色阴影部分为疏散楼梯间区域,房间疏散门至疏散楼梯间的距离为L,无需考虑绿色阴影部分的疏散距离

图片

【图示10】敞开楼梯间疏散距离示意

    (2)在实际应用中,确实存在敞开楼梯间与疏散走道连通距离较长的情况,比如,【图示11】的敞开楼梯间,需通过较长的通道连通疏散走道。在这种情况下,为效控制疏散距离,可参考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确定敞开楼梯间位置。依据《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》GB50352-2019规定,当梯段改变方向时,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净宽,并不得小于1.2m。因此,可参考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1.2m确定敞开楼梯间位置,在【图示11】中,房间疏散门至疏散楼梯间的距离为L1+L2

图片
【图示11】敞开楼梯间疏散距离示意

   (3) 参考专题:敞开楼梯间的疏散距离-是否需要延伸至楼梯踏步!

问题16:层数不超 4 层的建筑,敞开楼梯间是否可以依据《建规》5.5.17-2款和5.5.29-2款要求,将直通室外的门设置在离楼梯间不大于15m处?

    依据《建规》5.5.17-2款和5.5.29-2款要求:“层数不超过4层时,可将直通室外的门设置在离楼梯间不大于15m处”,本规定适应敞开楼梯间、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。实际应用中,应注意门厅和疏散走道的设置形式及装修材料要求,具体参专题:5大疑难处置-不超4层的楼梯间通过走道(门厅)直通室外!   

问题17:《建规》6.4.1-1中,要求“外墙上的窗口与两侧门、窗、洞口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.0m”,是否包括敞开楼梯间?

    在允许设置敞开楼梯间的场所,敞开楼梯间作为竖向疏散通道,可视为不同楼层间的有效防火分隔措施,应同样满足《建规》6.4.1-1的规定,敞开楼梯间外墙上的窗口与两侧门、窗、洞口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.0m【图示11】。

问题18:敞开楼梯间在疏散走道的开口部位,与附近房间疏散门的间距,有没有要求?

    (1)敞开楼梯间在疏散走道的开口部位,与附近房间疏散门的间距,规范没有要求,但仍应予以关注!

    (2)敞开楼梯间在疏散走道的开口部位,不宜直接面对房间疏散门,与相邻房间的疏散门,也宜保持一定安全间距:

   【图示12】中,房间疏散门直接面对敞开楼梯间,房间发生火灾时,将直接危及楼梯间安全,不妥。

   【图示12】中的L间距,可参《建规》6.4.1要求处置(不小于1m)。

图片

【图示12】敞开楼梯间与相邻房间洞口间距示意图

    具体要求,参专题讲解:疏散楼梯开口.直通室外安全出口-与其他门窗洞口安全距离!

问题19:敞开楼梯间和疏散楼梯间直通室外安全出口,与相邻门窗洞口的间距,有没有要求?

    疏散楼梯间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,与相邻门窗洞口的间距,规范没有要求,宜相对从严!

    【图示13】中,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,与两侧其他门窗洞口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L,规范没有约定,但宜相对从严,L不应小于1m,且不宜小于2m。如L太近,其他房间的火灾可能直接危及从疏散楼梯间疏散出来的人群。

    注:《建规》6.4.1的1m间距,是防止其他房间的火灾透过门窗洞口危及楼梯间,而此处更需要防止其他门窗洞口的火灾伤害楼梯间向外疏散的人员,因此,图示中的L间距,应相对从严,具体要求可酌情确定。

图片

【图示13】敞开楼梯间与相邻房间洞口间距示意图

    具体要求,参专题讲解:疏散楼梯开口.直通室外安全出口-与其他门窗洞口安全距离!

问题20:哪些建筑需要采用敞开楼梯间?有何设置要求?

    根据规范要求,敞开楼梯间仅适用于防火等级要求不高的建筑,具体参专题:疏散楼梯间、疏散楼梯-主要形式及应用!   

问题21:《建规》5.5.13所述的公共建筑,是否包括教学建筑、办公建筑?也就是说,6层以下的这类建筑,内走道的楼梯间是否可以采用敞开楼梯间?

    虽然在《建规》5.5.13的条文解释中提及了教学和办公建筑,但这类建筑并不属于《建规》5.5.13范围,其内走道楼梯间可以采用敞开楼梯间。

问题22:敞开楼梯间采用敞开方式,其隔墙是否要满足耐火极限要求?

    敞开楼梯间属于室内安全区域,虽然允许其一侧向疏散走道开放,但其与室内其他部位的隔墙应满足楼梯间隔墙耐火极限要求,具体参见《建规》表3.2.1和表5.1.2规定。

 

注:本文所述《建规》,是指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(2018年版)》GB 50016—2014。


《消防资源网》隆重推出《经典全集·专题精选》以飨大众!→ b.1190119.com

《消防资源网》

微信交流群

消防审查验收

仅允许住建部门审查验收专员加群

>> 点击加群

 

消防施工检测

仅允许施工、检测技术人员加群

>> 点击加群

 

建筑防火设计

仅允许建筑设计师、审图专家加群

>> 点击加群

 

给排水消防设计

仅允许给排水设计师加群

>> 点击加群

 

电气消防设计

仅允许电气自控设计师加群!

>> 点击加群

 

暖通消防设计

仅允许采暖通风设计师加群

>> 点击加群

 

 

下载PDF讲义.高清视频.PPT.专题

(注:长按二维码后,点击“前往图中包含的公众号”选项,即可收到下载地址)

 

图片

 

点击查看↓↓↓
《消防资源网》经典全集,分类汇总!
 


可点击左下角“阅读原文”进入公众号阅读:

↓↓↓

请写下您的评论评论

全部评论

/ 我的评论

最新  /  最热

x 一键下载《消防大讲堂》高清视频和《消防资源网》专题

关闭

关闭

误区及争议-敞开楼梯间,22问!
微信、QQ、手机浏览器等软件扫一扫 即可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