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析: a.连通管管径偏大连通管管径前文已经分析,对于单个取水口而言,连通管管径采用DN200已能满足绝大多数项目要求,无需盲目放大,给设计和施工都带来不便,尤其对于地下室设置的消防水池,如连通管需跨越其他地下室空间,大管径将导致设计上非常受限,连通管管径通过计算确定,盲目采用大管径没有必要。(12S6-P141连通管为DN200) b. 取水井筒DN400偏小
取水井筒用于给消防车吸水,使用时,消防人员将消防车吸水管放入取水井筒内取水,故取水井筒大小应充分考虑吸水管的配置。根据《水罐消防车》产品标准要求,吸水管放入取水井内吸水时,应装设滤水器,滤水器可以防止吸水管和水泵被杂草、淤泥堵塞,保证水泵正常吸水,滤水器上的阀门可以防止吸水管内的水倒流,以免水泵在停止后复用时重新引水。一般DN150吸水管配置直径300mm的滤水器,且滤水器与取水井筒之间应留有一定的空间,以免影响吸水效果,类似于规范对于水泵从水池吸水时,吸水喇叭口也应和池壁留有一定间距(《建水标》3.9.5)。取水井筒的大小应方便滤水器的投入和保证吸水效果,故个人建议,应根据国标图集15S909确定,不宜小于DN600。(15S909-P24-示例四) c. 井口宜高出地面取水口(或取水井筒)是消防水池的延伸,应采取措施充分保证场地雨水不进入消防水池内,影响消防用水水质,或防止泥沙进入取水井,堵塞连通管。井盖应上锁,防止人员坠落和误动用,火灾时可用消防斧开启。不宜采用防坠落网、防坠落格栅等,以免影响取水速度和救援效率。 2)其他注意事项 2.1 取水井深度
如上图所示,很多时候当采用地下消防水池时,为尽可能减少消防水池的占地面积,则需要考虑充分利用消防车的最大吸水高度取水,使消防水池的有效水深尽可能大。设当充分利用消防车最大允许吸水高度(Hmax)时取水井的深度为H,消防水池的最低有效液位距室外地面高差为H1,则深度H从上至下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:① Hmax——当地海拔高度下最大允许吸水高度;②吸水管底阀的淹没水深,一般取≥600mm;③ 滤水器高度——可取100mm;④ H2——滤水器至井底高度,建议取≥300mm,以防吸入污泥。 则:H=Hmax+0.6m+0.1m+H2即:H≥Hmax+1.0m H-H1≥1.1m例如,当项目所在地为标准大气压工况时,Hmax=5m,则H≥6m。当采用消防水池人孔兼做取水口时,应注意人孔下方消防水池最低液位下是否有满足消防车取水的高度,即最低液位下宜有不小于1.1m的水深,当不满足时,可在人孔正下方水池局部降板做吸水槽。 另:H1=Hmax-0.1式中——0.1为消防水池最低有效液位H1和取水井最低吸水液位的液位差,一般情况下,DN200连通管及0.1m液位差,可满足消防车取水要求。 2.2 消防水池分格(座)时取水口设计 规范及图集均未要求当消防水池分格(座)时应设独立的取水口,只规定了取水口要和每格(座)水池连通,规范要求消防水池分格(座)的原因在于,当消防水池储水量较大时,水池检修、清洗时仍能保证消防用水的供给。消防储水量的大小影响消防水池的分格,但和取水口设计原则无直接关联,只需保证当水池清洗时,取水口仍能满足取水要求即可。(地方有特殊者,按地方要求执行。)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: a. 当该项目设有2层地下室,且室外消防水池设置在地下一层,其连通管设置在地下二层,可于每格(座)水池接出连通管,并在地下二层设置单独的控制阀门,阀后管道汇合接至室外取水井,连通管管径应经计算确定,通常情况下均采用DN200满足设计要求,需考虑阀门的安装空间,以及对地下室净高的影响。 b. 当仅一层地下室时,每格(座)水池的连通管可从消防水池吸水槽接出,在泵房内靠水池一侧局部降板做管沟,每格(座)水池同样设置独立的控制阀,控制阀可设于管沟内,阀后连通管汇合通过管沟接至室外取水井,集水井深度可在原有基础上适当加深,集水井启泵水位不宜高于管沟底部。
此方法不可行,这方法只能取到水池上半部分水,下半部无法取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