潘天坤 25-03-20
EHS专家-DL 25-03-20
挡烟垂壁高度与层高的关系主要取决于 储烟仓厚度比例 和 最小清晰高度 的双重约束。
一、储烟仓厚度与层高比例关系
自然排烟系统:挡烟垂壁形成的储烟仓厚度应≥建筑空间净高的 20%,且 不得小于500mm 。
机械排烟系统:储烟仓厚度应≥建筑空间净高的 10%,且 不得小于500mm 。
二、最小清晰高度对挡烟垂壁高度的限制
定义与计算:储烟仓底部距地面高度必须 ≥最小清晰高度,该高度根据区域类型确定: 走道或净高≤3m区域:最小清晰高度≥净高的 1/2 。其他区域:按公式计算(Hq=1.6+0.1H’,H’为疏散地面至顶棚高度)。
层高影响:挡烟垂壁高度需满足: 层高 = 储烟仓厚度 + 最小清晰高度 。 具体计算可参考上面潘同行给出的15K606图集计算方式。
三、特殊层高场景的处理
低层高建筑(净高≤3m):储烟仓厚度按 500mm 控制(因10%或20%可能不足500mm)。最小清晰高度直接取层高的 1/2,需确保挡烟垂壁底部高于此值。
高层或大空间建筑:优先采用机械排烟,降低储烟仓厚度需求(仅需层高10%)。挡烟垂壁高度仍不得低于500mm,即使层高10%计算值更小。
四、挡烟垂壁高度综合要求
最低限制:无论层高如何,挡烟垂壁高度 不得小于500mm 。
活动式挡烟垂壁:需同时满足下垂速度(卷帘式≥0.07m/s)和响应时间(火灾确认后15s内启动,60s内到位)的要求。